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 12 月 17 日批准專營巴士,由 2025 年 1 月 15 日起實施。九巴在扣除隧道費基金0.9 個百分點的紓緩後,車費整體實際平均加幅為 4.3%,較其提出的6.5%為低;城巴(市區及新界巴士網絡專營權)平均加幅為 7.5%,較其申請加幅 9.5% 低 2%;新大嶼山巴士平均加幅6.5%。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審批專營巴士營辦商的加價申請時,以仔細嚴謹的態度進行大量把關工作,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決定一方面致力減低對民生的影響,另一方面顧及專營巴士營辦商的財政可持續性,以期令營辦商可繼續為市民提供可靠安全的公共交通服務。於 2025 年 1 月 5 日實施新收費後,約八成的乘客每程須多付的車費不超過 5 角,約九成半的乘客每程須多付的車費不超過 1 元。
政府在審批過程中,檢視了專營巴士行業的營運情況、預測財務表現以及市民承受能力等相關參考指數,及巴士服務質量。而政府自 2019 年 2 月起豁免專營巴士營辦商使用政府隧道及管制區的收費,以節省的隧道費設立的隧道費基金,亦繼續發揮作用,有效降低九巴今次的加價幅度。

政府發言人說:「雖然專營巴士的載客量和收入自疫情後有明顯恢復,然而由於消費和出行習慣改變等因素,仍未能完全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另外,專營巴士營辦商亦需以合理薪酬待遇吸引優秀員工,以及投放資源轉型至新能源巴士車隊。在過去數年間,政府一直協助專營巴士營辦商着力進行改善營運持續性的工作,包括增加非票務收入的來源,並因應乘客需求的最新情況,重組巴士路線提升營運效益。經小心考慮整體情況後,政府信納有必要適當調整票價,以助專營巴士營辦商維持合理財政能力以繼續營運和投資。」
政府發言人續說:「專營巴士票價過往有一段時間甚少加價,以較長的時段來說,累計票價加幅仍然明顯低於同期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或其他指數的變動。以 2008 年年中以來的數字為例,連同今次獲批的加幅後,三個專營權在約16年間的累計票價加幅,一年平均數大致是1.6%至2.2%之間,而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同期累計變動的一年平均數約為3%,家庭月入中位數在同期的累計變動的一年平均數約為4.2%。」

在制訂個別路線的實際票價加幅時,政府檢視了相關路線的服務性質和現時的票價水平而作出適當調整,對日常通勤乘客乘搭的路線實施較低的加幅,務求將對市民的影響減至最低。而為減低加價的壓力,政府會繼續協助和督導專營巴士營辦商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開源節流,包括進一步開拓非票務收入的來源、把握「一簽多行」個人遊等的旅遊業機遇開辦具特色的旅客服務路線,以及因應乘客需求的最新情況改善和重組路線,以提升巴士網絡的營運效率。
交通諮詢委員會主席張仁良表示,交諮會認同政府一如以往採取審慎的態度處理專營巴士營辦商的加價申請,在全盤考慮一籃子因素後作出決定。
張仁良說,交諮會理解,適時作出合適幅度的加價,有助專營巴士營辦商維持足夠的財政資源,在繼續提供安全、高效而穩定的巴士服務之餘,能夠持續提升薪酬待遇維持專業優秀的員工團隊,並作出必要的投資提升服務,以確保專營巴士服務能夠符合社會和經濟的最新需要,配合香港的長遠發展。

城巴表示,這是公司過去15年來第4次票價調整,根據目前城巴市區及新界巴士網絡專營權平均車費8.1元計算,每程車資平均將調整約0.6元。城巴將於明年推出全新常客獎賞計劃以惠及顧客,配合重新設計的手機應用程式及網站推出,進一步增強顧客體驗,讓乘坐城巴出行變得更簡便。
九巴則指,因應營運情況和成本變化,九巴向政府提交申請調整票價,申請調整幅度非常審慎,已平衡財務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及市民的接受程度,期望政府能夠盡快處理,以改善巴士公司的經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