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錦公路對外開放51年

貫通荃灣及錦田的荃錦公路,在1951年興建,五十年代荃錦公路只供軍事車輛和緊急車輛使用,荃錦公路的英文名稱原為「TW/SK」,TW代表荃灣(Tsuen Wan),SK代表石崗(Shek Kong),後來政府將TW/SK變成Twisk,荃錦公路的英文名稱至今仍為Route Twisk。1960年,殖民地政府和駐港英軍商討對外開放荃錦公路,於1961年5月25日開放荃錦公路給公眾使用。

1961年,九巴為配合新界多段鄉郊道路通車及改善新界的巴士服務,該年在新界增闢24、25、26、27、28及29號路線,來往佐敦道碼頭←→元朗,途經荃錦公路的26號路線於1961年6月24日起提供服務,26號路線提供服務初期為直通路線,在荔枝角及石崗之間,只停荃灣中約及大霧山站。

1962年5月1日起,於川龍設站及設分段收費點。1970年2月15日起,配合元朗(東)及元朗(西)的新總站啟用,26號路線改為 佐敦道碼頭←→元朗(西),元朗(西)巴士總站位於元朗大馬路與豐年路交界。

1973年7月16日起,配合九巴路線大規模重整,路線編號26改為51,並改為 大角咀碼頭←→元朗(西)。1978年12月1日起,元朗(西)總站遷往擊壤路的新巴士總站,總站仍名為元朗(西)。

- Advertisement -

八十年代初期,九巴稱51號路線的車輛損耗及維修成本很重,該線每年虧本可近百萬港元,故此,九巴從八十年代起,陸續縮短51號路線的行車路線、縮減班次及用車數目,以節省成本。

1982年5月16日起,以配合地鐵荃灣線全線通車,路線編號由51改為51M,並縮短為 荃灣地鐵站←→元朗(東)。1983年4月17日起,縮短為 荃灣地鐵站←→錦田,往荃灣方向改經錦上路。1984年12月16日起,改為 荃灣頭頭←→錦田,路線編號由51M改回51。

1988年3月18日起,M.C.W. Metrobus 9.7 米雙層巴士獲派出行走51號路線。1989年12月5日起,51號路線全以M.C.W. Metrobus 9.7 米雙層巴士服務。

1992年8月10日起,增設特別班次51P號路線,由 錦田(石崗泳池) 至 荃灣頭頭,祇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開出一班單向往荃灣頭頭。

- Advertisement -

1996年1月15日起,51及51P號路線以Dennis Dart空調巴士及M.C.W. Metrobus 9.7 米雙層非空調巴士混合行走。

1998年10月19日起,51號路線全線改以Dennis Dart空調巴士行走,並取消特別班次51P號路線的服務,同日起九巴增闢新線251M,以鼓勵來往錦田及荃灣的乘客改乘途經大欖隧道的251M號路線,以減少51號路線用車數目,減輕虧本情況,而51號路線的服務以荃錦公路沿線為主,假日較多乘客使用51號路線前往大帽山或荃錦坳郊野公園。

在大欖隧道通車前或251M號路線開辦前,荃錦公路如遇交通阻塞或因應51號路線的需求,九巴會調派三軸巴士到51號路線,改經屯門公路,以疏導來往荃灣及錦田的乘客。

- Advertisement -

2000年3月19日起,51號路線改為 荃灣(如心廣場)←→錦田,以配合如心廣場巴士總站啟用。2008年9月7日起,51號路線改為 荃灣(如心廣場)←→錦上路鐵路站。

此外,72及80號專線小巴路線1986年及1982年起投入服務,72號路線來往雷公田←→元朗,80號路線來往川龍←→荃灣,在九十年代末期,80號路線在假日曾設有輔助服務,來往川龍←→荃錦坳郊野公園。

80號路線較其他專線小巴路線特色之處,是通常會由其他路線調配最舊最殘的車輛投放在該線,較少投放新車,以節省運作及維修成本。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

- Advertisement -

相關文章